不久前,四川種植牙費用正式下調,省級公立醫院單顆常規種植牙總費用,從約15000元降至6000-7000元上下。老百姓告別一顆牙動輒花費上萬元的同時,對口腔行業發展無疑也是一劑強心劑。
5月8日,以2023中國(西部)國際口腔設備與材料展覽會舉辦為契機,一場由資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牙谷產業發展大會在成都西博城舉行。多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國省口腔行業學會、協會的專家教授、企業代表等齊聚一堂,共謀口腔產業發展。
這是資陽第六次高規格召開這樣的大會,其背后得益于當地“中國牙谷”的蓬勃發展。自2016年以來,中國牙谷已累計引進國內外口腔企業106戶,203個“資陽造”產品遠銷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成為四川健康產業一張響亮的“產業名片”。
人們對于口腔健康更重視的當下,加之多重政策機遇疊加,資陽從“齒”走向全世界的同時,中國牙谷也將向全球口腔產業“第四極”再邁進一步。
從零起步
高起點謀劃建設 站上產業發展“風口”
“微笑中國,從齒開始。”成渝高速公路四川資陽至成都段途中,一塊藍底白字的廣告牌格外醒目。而這背后,是資陽市從無到有、從零起步,全力打造國內領先、世界一流“中國牙谷”的一個縮影。
據悉,中國牙谷位于資陽高新區雁南湖片區。時間回到2015年,衛星地圖顯示,這里還是一片空地。一年后,四川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在資陽布局中國牙谷,打造國際口腔產業發展“第四極”,一場發展巨變開始在這片土地上演。
“回望過去,往事在目,倍感欣慰。”會上,作為資陽口腔產業發展的見證者,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中華口腔醫學會名譽會長、四川省口腔醫學會會長周學東感觸頗多。
據了解,隨著人口老齡化和人們對口腔健康關注度的提高,口腔市場的需求不斷增加。據麥肯錫分析,我國口腔產業未來五年年均增速將達18%以上。到2030年,中國口腔產業規模預計將達到4200億元。
“有政策支持,也看到發展機遇。因此建設之初,我們就把發展視野放在全球口腔產業上。”據資陽高新區科經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前當地的口腔產業基本空白,發展中國牙谷無疑是白紙作畫。
此后,資陽委托麥肯錫編制《微笑中國,從齒開始——資陽中國牙谷發展規劃》,定位打造以口腔裝備材料為內涵,以‘口腔+’產業為外延的‘產學研銷醫養’全產業鏈生態系統。委托中規院編制《資陽中國牙谷控制性詳細規劃暨城市設計》,布局‘一體四區’功能板塊,主要建設“一園一校一館一鎮”,打造產城相融、職住平衡、生態宜居的城市空間格局,打造全國一流復合型社區。
從有到優
產值實現30億元 產品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6年10月,中國牙谷正式啟動規劃建設。7個月后,四川恒和鑫口腔科技有限公司成為第一家入駐企業。“當時周邊還很荒涼,但我們看中了這里的發展前景。”5月8日,該公司負責人在大會現場提到。
同一年,四川恒和鑫口腔科技有限公司在資陽開啟試生產,還將3D打印技術運用到義齒加工中。如今,該公司年銷售額已突破千萬元,而種植牙費用下調的消息更是讓其發展信心倍增。
今年,日本NSK在資陽成立四川中西齒科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并入駐中國牙谷,這是一家專注于牙科手機的研發與生產的企業。“中國牙谷一直為入駐企業提供優質的服務,像產品注冊、許可證的辦理、工廠建設一系列流程,都給予了我們很大的支持與幫助。”日本NSK中國區總經理、四川中西齒科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山內明彥表示,目前,公司已在資陽投產,后期在規劃建設完成,預計該公司80%以上的產品都將會是“資陽造”。
而在資陽聯耀醫療器械有限責任公司,這是中國牙谷內一家專注于牙科數字化設備與軟件的研發、生產、銷售的高精尖技術型企業。2020年入駐以來,目前已成為中國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擁有無線口掃的企業,成功打破了國際品牌在高端市場的壟斷,邁入國際先進行列。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已實現產值9800萬元。今年還將加大科研投入,不斷拓寬市場,目前國外訂單不斷,每月大約要生產300多臺口掃設備,“正在籌建國內銷售團隊,今年爭取實現產值1.2億元的目標。”
從“齒”開始,聚業也能成“谷”。
截至目前,中國牙谷已先后引進了愛齊科技、卡瓦集團、博恩登特等國內外知名口腔企業106戶,200余個“資陽造”產品遠銷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國重要的口腔產業生產基地之一和全球最大的隱形矯治器生產基地。2022年,實現產值30億元,同比增長50%。
此外,資陽市積極幫助口腔企業拓寬銷售渠道,博恩、正美、恒和鑫等7戶企業產品納入四川省醫保集采目錄,與華西牙科開辦的500家口腔連鎖醫院簽訂合作協議,優先采購“資陽造”牙科產品,目前使用中國牙谷產品的診所、醫院已超過3萬家。
笑口常開
院士、專家支招 努力做到“三個最”
封面新聞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丁香醫生發布《2022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顯示,2021年困擾我國國民健康問題中,口腔問題位列第六位,口腔健康已經成為了不可忽視的問題。
而在口腔產業的布局上,除了資陽的中國牙谷外,江西省都昌縣也正在打造中國牙都。如何在口腔裝備這條賽道上走在更前列,當下還有何機遇和挑戰,部分院士、專家為資陽支招。
在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松靈看來,中國牙谷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發展速度令人驚訝,背后離不開當地良好的政策體制。他認為,中國的產品現在鼓勵國產化,所以會投入很多資金進行技術研發,包括牙科CT、無回吸牙鉆手機,在國際上都有很高的技術含量,并且市場占有率也非常好。“這些技術的發展壯大非常重要,而中國牙谷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把自身好的技術、產業、產品不斷做強做大。”
而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高級顧問、全國口腔數字化醫療器械標準化技術歸口單位組長江德元提到,為適應口腔醫療器械創新發展需要,今年3月,國家藥監局新批準成立了口腔數字化醫療器械標準化技術歸口單位,進一步填補了醫療器械標準化組織空白領域,也為口腔醫療器械新技術應用、新產品上市提供了法規技術保障,“在此,誠邀牙谷企業共同參與口腔數字化醫療器械標準制訂工作,也希望未來有更多的產品技術標準出自‘中國牙谷’。”
“現在的隱形矯治牙套,可以直接3D打印出來,然后戴在患者口腔內,同時還有形狀記憶功能。所以,我覺得這個是未來在材料方面和生產方面的改革發展方向。”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教授、博導,四川省口腔醫療科技創新促進會副會長趙志河則建議,中國牙谷還是要引進更多的企業,特別是新型企業,還有數字化技術、精密制造等,要走在產業發展的前列。
大會現場,資陽高新區還與深圳康泰健義齒生產項目、浙江新亞牙科材料項目、常州可麗爾矯治器項目、韓國SDM種植體項目等12個項目企業代表簽訂了口腔產業項目合作協議,涉及義齒生產、口腔材料、醫療種植體等領域。
為持續提升中國牙谷核心競爭力,資陽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臨空經濟區黨工委書記薛學深也表示,當地將努力做到服務最優、審批最快、成本最低“三個最”。其中,將持續優化支撐政策、創新體系、政務服務,做優營商“軟環境”。持續提速檢驗檢測、注冊申報、審評審批,建立注冊審批“直通車”。持續降低開辦成本、融資成本、人力成本,避免企業“負重前行”,助力企業“輕裝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