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中國牙谷產業發展大會在成都舉行。這也是自2017年4月第一屆中國牙谷國際峰會以來,資陽舉辦的“中國牙谷”第六次產業發展和學術交流大會。
從一片空地上起步建設,“中國牙谷”用不到7年時間打造出全國最大口腔裝備制造聚集地,走出了一條跨越發展之路。目前,“中國牙谷”年產隱形矯治器數量居全球第一,200多個口腔產品烙下“資陽造”的標簽,資陽醫療器械產業被納入全省四大特色優勢產業培育試點。
產業發展大會現場,“中國牙谷”向行業拋出“橄欖枝”:共同建設“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中國牙谷”,加快打造全球口腔產業“第四極”。
西部國際口腔展的“中國牙谷”展館。吳昊江 攝
一個個“資陽造”產品吸引了專業觀眾駐足。吳昊江 攝
從無到有
不到7年招引106家企業的魅力
電動牙刷、隱形矯治器、口內掃描儀、牙科綜合治療椅……西部國際口腔展的“中國牙谷”展館前,一個個“資陽造”的產品吸引了無數目光。“小到牙膏、漱口水,大到牙科綜合治療器,‘中國牙谷’的標簽無處不在。”資陽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王光華表示,“中國牙谷”是當地當之無愧的產業名片。
但四川鴻政博恩口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揚仍清楚地記得,自己2017年第一次前往“中國牙谷”建設現場時看到的場景,“那時候這里都還是一片空地。”
與她有著相同感受的還有王春濤,四川恒和鑫口腔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當年第一次實地探訪,他甚至打了好幾次電話才確認了“中國牙谷”的地址。
那一年的4月,第一屆中國牙谷國際峰會在成都舉行,包括博恩登特、恒和鑫在內的14家企業落戶資陽,成為首批入駐“中國牙谷”的企業,并于當年實現了口腔裝備材料產品“資陽造”零的突破。
一年起步,三年建成,五年成谷。朝著建設全球口腔產業“第四極”的目標,“中國牙谷”產業規模迅速擴大。
2022年,“中國牙谷”產值達30億元,比2021年增長了50%,是2020年的2倍多。此外,園區還吸引了愛齊科技、盈緯達、新驊光口腔等106家國內外口腔產業企業入駐,產出口腔正畸、種植材料、數字化影像設備等200多個產品,遠銷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長為全國最大的口腔裝備制造聚集地。
從有到優
龍頭牽引、產業鏈精進的實力
總共12個項目,總投資額12.8億元——今年的大會期間,資陽高新區和深圳康泰健義齒生產項目、浙江新亞牙科材料項目、常州可麗爾矯治器項目、韓國SDM種植體項目等企業代表簽署口腔產業項目合作協議。
這些項目涉及義齒生產、口腔材料、醫療種植體等領域,將進一步完善“中國牙谷”口腔裝備產業鏈。
“以會促產,大會簽約了一批強鏈補鏈項目,將擴大‘中國牙谷’乃至資陽醫療器械產業在行業的影響力。”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高級顧問、全國口腔數字化醫療器械標準化技術歸口單位組長江德元曾數次到“中國牙谷”調研。在他看來,隨著項目的落地,“中國牙谷”的產業鏈將逐步完善,從而推動口腔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
“尤其是義齒領域龍頭企業的引入,提升了‘中國牙谷’的發展能級。”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教授、四川省口腔醫療科技創新促進會副會長趙志河表示,這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和自主創新能力的龍頭企業,將牽頭上下游企業共同打造創新鏈,加快產業發展。
合作的火花在大會期間不斷閃現。四川貝利福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展臺上的牙科綜合治療椅,不斷吸引了專業觀眾駐足,留電話、加微信;博恩登特等企業推出的口腔CBCT設備,迎來了絡繹不絕的參觀嘉賓。
為了將會上的“握手”延續成會后的“牽手”,資陽高新區管委會投促局局長張勝已經開始安排接下來的招商引資工作。他說,今年以來,“中國牙谷”已簽約了16家口腔類企業,同期增長300%,“今年我們要簽約50家以上。”
從優到強
走向“世界一流”的動力
作為本次活動的看點之一,大會向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志愿、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松靈、中國工程院院士趙銥民等專家學者頒發“中國牙谷”戰略發展顧問聘書;向中華口腔醫學會副會長王林,中華口腔醫學會顧問、解放軍口腔醫學研究所所長劉洪臣等頒發了“中國牙谷”專家委員會聘書。
“我們希望以此打開思維的空間、產業的空間、躍升的空間。”資陽高新產業促進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玲表示,經過不到7年的發展,“中國牙谷”已經成長為全國最大的口腔裝備材料產業基地,但如何從全國最大走向“國內領先、世界一流”,還需借智借力。
專家智庫的建立有助于對接行業內優質資源,共同攻克科技研發和轉化等關鍵技術,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讓更多“資陽造”產品走向市場。
活動期間,醫療機器人、口腔醫學中的中國制造、國家戰略和口腔醫學高質量發展……一個個切中發展關鍵的主題在交流中展開,產業發展的新空間變得更加清晰。
趙志河表示,希望“中國牙谷”能引進數字口腔技術、精密制造醫療器械類企業,推動產業升級。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周學東建議,建立專家和企業與政府、牙谷對話協商的聯絡機制,共享行業資源……
去年,資陽市醫療器械產業被列入四川首批特色優勢產業試點名單,希望實現優勢資源要素向優勢領域集中,探索不同地區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模式和路徑,形成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力量。
而今,沖刺的“發令槍”已經打響:建設“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中國牙谷”,打造全球口腔產業“第四極”。會議現場,“中國牙谷”提出,到2025年,年產值突破100億元,入駐企業超200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