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診療」
口腔臨床的大勢所趨
早已被當代牙醫們所熟知
但是
顯微鏡下的不同“視”界
又有多少人真正熟悉
該如何精細診療、消除病灶
“微”來“視”界
西默和您
一同探索
何以言“微”
實際口腔臨床中,人們所需要的口腔檢查、診斷和相關診療,都在現有的基礎上,向著微觀和精細的方向發展。例如...
牙髓、根尖周病
對于牙髓、根尖周病,顯微診療與傳統診療方法,最大的不同點在于:
顯微鏡可以將牙齒患部放大,且提供充足的光源進入根管,使臨床醫生能看清根管內部的結構,確認手術位置,不再只憑感覺與經驗來做診療,從而減少診療的不確定性,提高牙髓根尖周病診療的品質,減少創傷。
顯微鏡的使用,已經使牙髓病的診療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修復學
修復學中,精密是修復的靈魂。
“完美的”牙科操作不僅取決于醫生手的靈巧,還取決于其所能看清楚的范圍。顯微鏡下的精修肩臺、拋光預備體是獲得良好邊緣密合性、健康游離齦形態的保證。
咬合定量分析技術在咬合生理研究、種植義齒、修復診療、顳下頜關節病診療、正畸診療等臨床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用顯微鏡進行口腔修復操作,不僅是將顯微鏡用于邊緣檢查,而是要在修復全程中使用顯微鏡,包括臨床的檢查、預備、邊緣拋光、印模檢查、修復體邊緣檢查、粘結后粘結劑祛除及邊緣拋光等。
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稱為顯微修復和顯微美學修復。
未來的牙科
是顯微鏡下的牙科
時至今日,微觀牙科學的概念,正被越來越多的口腔醫生所重視和接受。
隨著口腔臨床“精細診療”觀念的提出,牙體牙髓病、牙周病、修復、種植、整形等各個??祁I域,顯微鏡技術在口腔臨床上的應用,越發深入與全面。
“微”來“視”界,你步入了么?
那在臨床應用中,顯微鏡是如何助力口腔醫師,完成使命的呢?
醫患溝通準備
內置4K高清攝像和拍照功能,術前可給患者患者拍照,溝通診療方案,提高患者的信任。
醫生講解時,患者可結合高清影像,聆聽醫生介紹顯微手術診療方案。不僅增強了診療過程中的互動性,更是在可視化影像的幫助下,緩解患者緊張、焦慮與害怕等術前不良情緒,使診療更為安心。
同時,醫生也可針對每位患者保存影像文件,當患者來訪時,輕松調閱患者的完整病例,進一步增強患者信心,建立更穩定持久的醫患關系。
人體工程學
加長雙目鏡筒,使得醫生坐姿端正避免前傾,降低肩、頸、背的肌肉勞累程度,減少牙醫職業病發生可能。
光照
為術者提供充足的照明,保證顯微鏡下成像清晰。采用進口LED光源,照明時長可達60000小時,光斑柔和,減緩長時間使用眼部的壓力與疲勞。
變焦
變焦范圍越大,醫生擁有的可操作空間越大,患者的壓迫感越小。180-460mm的變焦范圍,同時可可連續變倍變焦,無任何中斷,按需對焦,操作簡單。
學習
西默21天顯微訓練營,為西默顯微鏡用戶提供基礎與進階操作培訓,更好得服務于實際臨床應用。顯微鏡操作簡單,培養好操作習慣,能夠節約日常的診療時間。
口腔顯微鏡的設計
需要源于日常臨床需求
幫助醫師保持正確體位與視覺效果
提高口腔手術的效率和準確度
及預后效果
提升患者滿意度
為門診運營創收
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買顯微,選西默
「金秋顯微特惠活動」
8月20日,正式開啟
詳情請掃碼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