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互聯網信息技術爆炸式發展的時代,人們對于視覺效果的要求越來越高,也越來越習慣于高清影像。
對于口腔醫生,擁有具備高清影像系統的顯微鏡,不僅是對精細化診療時視覺質量的保障,更是顯微鏡多場景應用的先決條件。
然而,高清影像對于顯微牙醫意味著什么?顯微鏡影像內置與外置區別?又該如何操作呢?
#01高清影像對于口腔顯微鏡的意義
■ 4K高清影像,像素可達3840×2160,即國內手機顯示界常言的八百萬像素。口腔顯微鏡影像系統的分辨率越高,越有利于口腔醫生進行醫患溝通、學術分享與病例制作。
■ 4K高清影像,助力可視化醫患溝通。
醫生講解時,患者可結合高清影像,聆聽醫生介紹顯微手術診療方案。不僅增強了診療過程中的互動性,更是在可視化影像的幫助下,緩解患者緊張、焦慮與害怕等術前不良情緒,使診療更為安心。
同時,醫生也可針對每位患者保存影像文件,當患者來訪時,輕松調閱患者的完整病例,進一步增強患者信心,建立更穩定持久的醫患關系。
■ 4K高清影像,實時傳輸在線共享,助力學術研究。
具備4K影像實現接收與同步顯示功能的口腔顯微鏡,助力護士配合主刀完成手術,實現診療期間的在線分享,滿足手術直播、培訓、學術交流等特殊應用場合的需求。
還可由鏡體操作把手、無線遙控器、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實現影像的一鍵攝錄及相機參數的設置,適用于遠程醫療、遠程教學等領域。亦可同步通過4K影像錄制功能,為后期學術探討準備一手臨床資料。
#02內置影像 vs. 外置影像
■ 就外觀而言
外置影像是借助物理方式,在機身上方增加了類似相機大小的顯示屏;而內置影像因模塊化設計,微小容納于機身內,在美觀度上更勝一籌。
■ 就影像分辨率而言
外置影像一般標配1080P,而內置影像可至4K (3840×2160像素) 高清。
■ 就控制方式而言
外置影像的物理連接和導出方式,需要文件另存下載,不便于實時共享;而內置影像可直接在移動端APP進行拍攝與錄制的控制,更便于同步影像與病例制作等。
#03影像系統的操作
■ 以西默顯微鏡為例,主要有兩種主要影像操作方式:一是機身手柄按鍵操作,二是通過手機或平板等移動端APP進行操作。
■ 如下圖圖所示,鏡體右邊有3個按鈕,從左到右依次功能為:
(1) 長按打開或關閉WiFi
(2) 長按打開或關閉影像系統,短按切換
(3) 短按確認
■ 第一個按鍵長按打開或者關閉WiFi,用于連接手機或者平板
■ 長按第二個按鍵,是打開或關閉影像系統,可以通過左邊手柄上的呼吸燈看到影像系統的狀態,開啟時呼吸燈長亮,錄像時呼吸燈閃爍。短按第二個切換功能鍵,可在拍照、錄像和回放之間切換,回放就是我們錄制的視頻和照片文件夾里。
■ 短按第三個按鍵確認鍵,實現拍照、開始錄像和停止錄像自動保存、確認進入回放以及回放的播放。
■ 影像系統的第二種控制方式,是通過手機或者平板端的軟件(如螢石運動APP)。舉例而言,西默顯微鏡的影像系統自帶WiFi,可支持移動互聯實時傳輸,在移動端下載螢石運動APP,打開軟件登陸賬號,確保手機連接顯微鏡的WiFi,即可看到鏡下的圖像。
之后可在手機上點擊拍照、錄制視屏,還可以從手機上看到已經錄制的視頻和圖片,進行下載分享等。我們還可通過手機端,對影像系統進行設置,比如進行分辨率的切換,顯示屏上邊框的顯示和隱藏。
熟練使用顯微鏡的影像系統
可視化醫患溝通
構建更穩固醫患關系
及時收集病例素材
助力臨床學術研究